东合美科技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业务范围

  • 新闻资讯

  • 下载中心

  • 工程案例

  • 服务支持

  • 解决方案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2021-09-30 10:45:16

    国家发改委答海报新闻:将布局若干区域科技创

    分享到:

    “我们将扎实有序推进3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答海报新闻记者提问时透露,将稳步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布局若干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

    海报新闻记者提问

    我国形成了“3+4”区域创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布局建设了3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形成了“3+4”区域创新格局。

    林念修对海报新闻记者解释了“3+4”区域创新格局的含义。所谓“3”,就是指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3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集中了大量优质科教资源,大家都知道,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高校、最多的科研机构、最多的央企,具有非常丰富优质的创新资源,它的主要任务是打造全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这也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林念修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是集中打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3大产业创新高地,在全球拥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着重发挥广东改革开放前沿、港澳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打造全球最大的中试验证和成果应用推广基地。

    所谓“4”,就是指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核支撑。主要任务是通过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水平创新平台,整合优质创新资源,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高地。

    “3+4”区域创新高地作用持续显现

    “‘3+4’区域创新高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战略支点。”林念修表示,作为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区域发展增长极,区域创新高地辐射带动国内创新发展,深度参与全球科技产业竞争合作,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通过集聚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创新型领军企业,成为高质量供给和新需求的主要发源地,发挥了重要的动力引擎作用。

    第三,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形成了强力支撑。区域创新高地遵循创新集聚规律,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成为全国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和颠覆性技术产出的主力军。

    第四,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示范。区域创新高地发挥创新活跃、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大胆主动探索,成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场。

    未来布局若干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下一步在区域创新总体布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还有哪些考虑?面对海报新闻记者的提问,林念修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内核支撑、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优势互补的体系化、多层次总体布局。

    聚焦国家战略,坚持系统谋划。坚持全国一盘棋,系统谋划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工作,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

    立足比较优势,坚持分层布局。将扎实有序推进3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还将稳步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布局若干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尊重创新规律,强化集中支持。遵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创新规律,统筹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

    加强区域协同,促进联动发展。强化区域创新合作,建立区域创新高地协同创新、联动发展的建设运行机制。

    上一篇:温州部署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
    下一篇:众合科技:累计回购约347万股,占比0.6217%